政策信息
当前位置 > IOS/安卓通用版/手机App下载 > 媒体中心 > 政策信息 
重庆增强青年就业创业吸引力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    发布者:本站原创     浏览量:229

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教育部、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提出了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,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。


今年,重庆有2024届高校毕业生约35.7万人,增幅高于全国5.1个百分点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形势如何?我市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硬核举措?7月8日,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全市人力社保部门将不折不扣落实好人社部、教育部、财政部工作部署,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叠加、服务升级,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、更高质量的岗位、更贴心的服务、更优越的环境,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在重庆、爱上重庆、乐业重庆。


让重庆成为青年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


“在社会各界关心和努力下,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形势总体稳定,略好于去年同期。”该负责人说,今年以来,我市加强市区联动,部门协同,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热度持续、成效初显。


比如今年4月,我市出台了《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。


根据《行动计划》安排,重庆将围绕“岗位留人、政策留人、服务留人、环境留人”,实施4个方面15项政策措施。总体目标是2024年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30万人以上。到2027年,4年累计促进150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,把重庆打造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西部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城。

已吸引23万余青年来渝就业创业


《行动计划》发布后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目前我市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的效果如何?


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行动计划》实施以来,各区县和各部门对标目标任务分工抓落实,凝聚最大工作合力。


比如,南岸区、渝北区、沙坪坝区等13个区按周举办对接服务活动,区县政府分管领导和人社局长进高校宣传推介城市,留渝来渝青年分享就业创业经历,职业指导师、创业指导师现场答疑解惑,同步配套开展招聘活动,提供优质岗位1.85万余个,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青年2.17万余人次。


与此同时,市委组织部、市委编办、市人力社保局、市国资委等部门筹集开发政策性岗位11.5万个,较2023年增加0.3万个。各高校书记、校长带头访企拓岗,拓展岗位10.5万个,同比增长33.3%。


此外,全市人社、教育、高校联动实施“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”活动413场次,发布岗位14.6万余个,服务高校毕业生23.9万人次。


据统计,截至6月底,全市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23万余人,同比增长12.5%,其中市外户籍1.7万人,同比增长19.2%,超过序时进度。


确保全年来渝就业创业青年超30万


“我们将按照人社部《通知》要求,将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落细。”该负责人说,今年下半年,市人力社保局将联合市教委等部门,聚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,持续优化政策措施、岗位供给和服务保障,确保全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人数达30万人。


具体来讲,首先是持续优化政策体系。我市将持续做好《行动计划》政策宣传解读,加快政策兑现;落实《通知》,对新招用毕业年度或登记失业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、登记失业16—24岁青年,并按规定足额连续缴纳3个月以上失业、工伤、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,给予1500元/人的一次性扩岗补助;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,激励国有企业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。


其次,我市将持续拓展就业岗位,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,对参保20人以上的企业全覆盖配备就业服务专员,全量归集现代制造业、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用工需求,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开工用工,筹集市场化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;将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,筹集岗位11.5万余个,加快招聘招募进度安排。实施大学生服务基层行动和“三支一扶”基层项目招募计划,按规定落实学费代偿、高定工资等基层就业激励政策,鼓励引导基层一线就业。


“我们还将持续优化就业环境,加强市级部门数据共享、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,加快推进‘留渝来渝就业创业一件事’平台落地。”该负责人说,我市将加强对区县的调度和指导,组织区县人力社保部门主动进校园开展宣介和招聘活动,吸引青年留渝就业创业;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“1131”实名帮扶服务和困难毕业生“1对1”结对帮扶,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留渝就业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,确保年底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。


另外,我市还将加强就业权益维护,加大就业权益知识普及,依法查处就业歧视、虚假招聘、违规收费、“黑中介”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

内容来源:重庆日报


1543473341119959.png

咨询电话
400-699-7800

咨询邮箱
news@blueseahr.cn

客服质量反馈邮箱
bs-qc@blueseahr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