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,解读日前印发的《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。
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介绍,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建设,《实施意见》从构建就业优先政策协同体系、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、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、平等就业权益保障体系等方面,研究提出20条贯彻实施意见。立足山东人力资源优势,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,到2030年,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保持在110万人以上,新增高技能劳动者100万人以上,失业水平有效控制;到2035年,基本形成就业机会充分、就业结构优化、就业供求平衡、就业服务优质、就业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局面。
《实施意见》优化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系列长效政策。提出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,把高质量充分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促进政策协同发力;支持济南、青岛打造全国北方区域就业集聚区;分类归集发布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,开展职业体验、跟岗锻炼等活动,促进优质劳动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;完善“基本服务+特定帮扶+急难救助”三位一体精准就业援助体系,推广“妈妈岗”就业模式,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等。
“山东是高校毕业生大省,每年毕业生数量约占全国7%,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意义重大。”衣军强说,2024年,山东创新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,5月以来,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22所试点高校,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赋能中心,辐射带动全省毕业生就业创业,2024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去年同期,取得积极成效。赋能中心发挥线下实体优势,提供就业事项咨询办理、就业指导、心理疏导、技能提升、就业普法、招聘对接、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依托赋能中心举办校园招聘、校企对接、技能培训等活动1500余场次,线下服务大学生32.3万人次。
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,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。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介绍,近3年,全省高校新增专业点1152个,其中80%以上为急需紧缺专业,有效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。未来将继续引导高校做好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,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,提高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,超常布局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、涉外法治等急需紧缺领域学科专业,构建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。
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我省将重点强化高等教育共同体、卓越工程师联合体建设,做深做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,再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、专业特色学院、现代产业学院,努力培养德技并修、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。
《实施意见》提出,要深化“社区微业”行动。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杨卫华介绍,社区是就业工作的最前线,2023年8月山东启动“社区微业”三年行动,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、提质增效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截至2024年11月底,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.2万人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同时,挖掘开发休闲餐饮、家居生活等创业项目,支持编制社区创业导引,利用社区各类存量房屋资源,打造创业门店、创业街区等,截至2024年11月底,全省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2.7亿元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加大重点群体稳就业力度,着力强化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推出全省统一的标准指引,因地制宜、分类设立社区就业驿站;探索开展‘15分钟就业服务圈+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’融合试点工作,通过打造优质社区就业驿站、增加线上就业服务供给等多项措施,促进社区就业、便民服务扩容提质。”杨卫华说。
在优化创业政策环境、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方面,山东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,打造以“山东惠才卡”为标志的“惠才山东”服务品牌,为1.1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发放“山东惠才卡”,为7.5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市级人才卡。在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,优化“创贷+”服务模式,创新推出“创业提振贷”和专项商业贷款,化解创业者融资难题。试点建设20家省级创业街区,创新打造多元、开放、可持续的创业生态新领域。
内容来源:大众日报
咨询电话
400-699-7800
咨询邮箱
news@blueseahr.cn
客服质量反馈邮箱
bs-qc@blueseahr.cn